当前位置:首页 > 节气知识
“南燕”逐渐被世人遗忘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第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诞生第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居世界第一!

在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些有趣的历史事实,大多数现代人了解多少?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一年的运动,了解一年中四季、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从历史上看,它是一种辅助历法,确立于先秦时期,完全确立于汉代,用于指导农耕。当地球绕太阳运行15度,到达某个位置时,这个位置就是“太阳时”;地球每年自转360度,所以有24等分,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下雨、蛰虫、春分、清明节、谷雨、长夏、晓曼、莽子、夏至、夏热、夏热、立秋、千年、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个时间认知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三十六节气还是四十八节气?

其实严格来说,节气和季节、气候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的总结。过去也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季,也就是说,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五天为一季,一年***有七十二季。后来人们发现天气太好了。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和地形差异很大,如果天气太好可能会不方便使用。最后保留了24个普遍适用于各地的节气。

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先贤通过用大地测量太阳的影子,确定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在秦朝,四季的开始有四个时间节点: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八个节气,立春、春分、长夏、夏至、立秋、秋分、冬至,出现在春秋末期的《十二月集》年。此外,这八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变化,明确划分了一年的四季和昼夜长短的规律。西汉在《淮南子》年出版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现代的一模一样。每个节气下分为三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每五天一期。比如春季三季开始的特点是:‘第一季偏东风,第二季昆虫开始振动,第三季鱼类结冰’。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不仅是气候变化周期的标志,也是气候物候变化的确切时间节点。

淮南子

说到《淮南子》,就不能不提《淮南王》。他叫刘安,是刘邦的后代。据说他培养了上千名嘉宾,嘉宾顾问中各种人才都有。他们中的一些人熟悉一些天文知识和一些农业知识。他在《淮南子天文训练》节中记录了前人总结的24个节气。虽然刘安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篡夺了皇位,最终被谴责和死亡。但是他培养了那么多的嘉宾和顾问,招了那么多的人才,写了《淮南子》,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做了一些好事。其实商代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估计当时已经有四个节气了,主要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公元前104年,邓萍颁布的《太初历法》正式在历法中设定了24个节气,并确定了它们的天文位置。

太初历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不会背二十四节气,娶不到老婆。看了一个记录,和女婿约会的时候,首先要让你未来的女婿背二十四节气。背节气的都算好农民家庭,会有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如果不能支持,就一票否决。这种强硬的做法比现在的婆婆还强硬,婆婆要求女婿有房子。因为我不会背二十四首太阳歌,所以我女儿永远嫁不出去。

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的气候和物候差异显著,二十四节气的相遇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总结自己对自然变化的认知,详细规划劳动过程。比如我们南方,经常有这样的谚语:“清明飞蛾孵,长夏见新帛”,“清明节前人不忙,长夏夜种稻”。我们可以看到,在谚语中,农民对节日和地域有着具体而准确的把握。他们没有把一个地区的经验当作死板的教条,而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自己的谚语。

清明谚语

城里人远离农业活动,那我们还需要二十四节气吗?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6.1%。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现在我们都是按照周来安排工作和生活,这是工业化社会和人为机械生活节奏的产物。二十四节气是认识、适应和利用自然变化而建立的时间框架。它的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提醒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上一个类似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框架。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长期忽视自然。为了了解自然,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二十四节气的深层意义和作用是调整我们人类群体与自然的关系。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城市生活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花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发现她的美!农耕文化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记忆并不遥远。比如南方有“小人满河”、“小雨不下雨,芒果籽不浇水”等谚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你的家乡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在评论里分享一下,或者讲讲谚语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家乡,了解我们国家的外来文化。